科普對于觀眾來說是什么?有趣的講解,熱鬧的講座,稍有神秘氣息的電視節目?還或許,是一場科普大講堂,社區大推廣,精心安排的研學之旅?這些都,又都不是。這類形式的內容都是說教的、沒有互動的、沒有驚險刺激的,沒有相關科普設備、讓觀眾加深記憶的元素。
這種科普對今天的青少年一定缺少吸引力!
今天的青少年需要什么樣的科普?好看的、好玩的、好奇的;手動、眼動、腦動的,一句話,他們需要更加奇妙的體驗。
VR技術應運而生。VR是Virtual Reality的縮寫,就是虛擬現實的意思,具體是指借助計算機及傳感器技術創造的一種人機交互體驗,是利用電腦模擬產生的一個三維空間的虛擬世界,通過視覺、聽覺、觸覺等感官的模擬,讓使用者如同身臨其境,可以及時、沒有限制地觀察體驗三度空間內的事物,具有交互性、沉浸性、想像性的特點。
2016年曾被稱為VR元年,說明VR是一項最近幾年才興起的新技術。但其緣起較早,可以追溯到上世紀30年代英國科學家阿道司·赫胥黎(AldousHuxley)。1992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資助的交互式系統項目工作組對VR提出了較系統的論述。此后VR技術被廣泛應用于醫學、軍事航天、室內設計、房產開發、工業仿真、康復訓練和數字地球等眾多領域。
近年來,VR成為科普新寵,主要是因為受到科技館、博物館業界的重視。
科技館主要通過常設和短期展覽,以參與、體驗、互動性的展品及輔助性展示手段,以激發觀眾的科學興趣、啟迪科學觀念為目的,對參與者進行科普教育,從而激發科學熱情、掌握科學知識和方法、培養科學精神,以達到科學傳播的目的。